帮助用户可视化并定制理想家居
设计任务
这是一个学术类移动端设计项目,我担任唯一设计师,致力于优化家装定制流程,并改善业主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体验。
我的职责
项目时间
轻松流畅的家装体验
发现家装风格

匹配合适的设计师


可视化家居配饰

无缝沟通协作
让家装设计变得轻松无压力
设计挑战
“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,每个决定都像座大山。
更难的是要把我的想法表达清楚——这让我倍感压力。”
—— Alex,首次购房业主
核心问题
洞察用户需求,驱动设计方向
为构建真正基于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,我采用了混合研究方法,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手段:
线上评论分析(如 Houzz、Reddit 等)——提炼用户常见的痛点与反复出现的挫折
量化问卷——收集用户满意度与痛点数据,测量需求在规模上的表现
深度访谈——挖掘用户在家装过程中的情感、期望与具体需求
浏览风格与灵感素材
可视化家装想法
将配饰放入 3D 空间中进行预览
寻找合适的设计师
浏览并筛选匹配的设计师
推进与追踪设计进度
跟踪项目进展并高效沟通
关键洞察
用户在多个渠道间切换,却缺乏统一方式将灵感转化为可执行方案。
单向沟通
大多数平台无法支持实时互动或提供个性化专业反馈。
缺乏真实环境语境
用户难以想象设计在自己空间中的效果,增加了不确定性。
决策信心不足
尤其在网上,缺乏清晰指导让用户难以做出有把握的选择。
识别痛点与机会
核心痛点
在调研中,我总结出四个核心痛点,它们分别对应用户旅程中的关键阶段:

过多的选择让用户难以确定清晰的设计方向。

缺乏可视化工具
用户无法在真实家居环境中预览设计效果。

寻找合适团队困难
用户很难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设计师。

规划与沟通碎片化
缺乏协调,导致延误与混乱。

通过精选的灵感库筛选并保存偏好风格。

与设计师建立联系,管理会议并追踪进度。

在真实家居环境中预览饰品与设计效果。
用户画像与用户流程设计

发现我的风格
在设计该功能时,我的目标是帮助像 Lisa 这样的用户,以高效且沉浸的方式浏览和筛选灵感。我探索了两种主要的布局方案:
选项 1:纵向卡片


符合移动端用户的使用习惯

强调大图,便于视觉灵感获取

不利于快速浏览大量案例
选项 2:网格视图


可同时查看更多案例

适合模式识别和快速对比

图片尺寸较小,沉浸感不足

难以显示完整信息

✅ 大尺寸图卡:强化视觉冲击力
✅ 简洁直观的筛选标签:便于快速定位结果
✅ 一键收藏功能:让用户轻松收集和回顾喜欢的风格
可视化我的空间
为了支持用户更好地沉浸式体验和高效操作,我探索了两种主要的布局方案:
选项 1:底部抽屉式


熟悉的移动端交互模式

房间视图保持完整,顶部空间最大化用于展示效果

预览空间有限

难以扩展
选项 2:侧边栏式


较大显示空间,方便快速浏览饰品

容易扩展

遮挡主要房间视图:降低与 3D 场景的沉浸式互动感

不适合单手拇指操作

✅ 底部抽屉 + 横向滚动,快速访问不同类别
✅ 清晰居中的 3D 房间视图,提升空间编辑体验
✅ 拇指友好的交互设计,贴合移动端使用习惯
寻找并匹配合适的设计师
为了帮助像 Lisa 这样的用户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作品,我在应用中添加了设计故事模块,展示项目的前后变化及关键细节。我探索了两种布局方案来呈现这一功能。
选项一:时间线布局


按时间顺序展示,结构清晰

支持详细文本,如流程、客户笔记与标签

不适合进行并排对比

浏览多项改造时效率较低
选项二:画廊布局


一目了然地展示设计效果

易于快速浏览,情感上更具吸引力

文本空间有限,难以承载详细叙述
在对比布局后,我选择了画廊布局,因为它更直观地展示设计效果,既能吸引用户,也便于 Lisa 在查看设计师档案时快速建立信任感。

✅ Before-and-after galleries to communicate transformation instantly
✅ Mobile-friendly, swipeable interface for easy, emotional engagement
✅ Light timeline elements to highlight process milestones
为了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,我新增了家庭信息收集模块,用户可填写详细资料,以便设计师定制方案。
选项一:可滚动表单


让用户一次性完整输入信息

通过顶部标签方便切换家庭成员

适合希望在提交前看到完整概览的用户

输入过多时可能让用户感到负担过重
选项二:分步表单


聚焦单个部分,减少认知负担

引导性更强,交互更友好

由于步骤增加,完成速度较慢

难以回退并修改已填写的答案
在对比不同方案后,我选择了可滚动表单布局。这一设计兼顾了快速填写与灵活性,特别适合需要管理多个家庭成员信息的用户。

✅ 连续表单:支持快速填写与整体回顾
✅ 顶部标签切换:方便在不同家庭成员之间切换
✅ 清晰的输入区域:减少潜在错误并保持条理清晰
预定与推进项目
在第四阶段,Lisa 与设计师预约咨询,期间设计师会分享概念、情绪板和 3D 可视化方案。双方一起讨论反馈、材料以及如何最大化利用空间。确定方案后,Lisa 确认时间表,制定项目进度,并通过共享工具跟踪任务,确保她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获得信息与支持。
为了帮助 Lisa 跟踪进度、安排任务,并与设计师保持顺畅沟通,我设计了一个专门的 项目中心 模块。该模块让 Lisa 可以随时查看已完成的任务、了解即将到来的里程碑,并与设计师保持同步。
选项一:日历布局


基于日期的清晰视图 —— 易于查看事件发生时间

适合协调日程与可用性

难以整体查看项目进度或多阶段流程
Option 2 - Timeline


清晰展示项目阶段与流程

有助于理解任务进度与关键里程碑

日期细节较弱 —— 未与日历直接关联
在对比两种方案后,我选择了日历布局,因为它为像 Lisa 这样的用户提供了清晰的、基于日期的可视化视图,帮助她轻松了解项目的进展与重要事件。

✅ 标签式布局:便于在进度跟踪、日程安排和沟通之间轻松切换
✅ 集成进度更新:与实际日期关联,直观展示已完成与待完成的任务
✅ 即时沟通工具 / 聊天机器人:支持与设计师的实时沟通